百年回响,春章不息——江苏大剧院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2025全国首巡圆满收官

2025-11-20
来源:头条明星在线

11月16日,当舞者的呼吸与观众的掌声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穹顶下渐渐交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支持,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大麦Mailive、南通大剧院联合出品,超李超李工作室联合制作的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历经1-11月的全国巡演,在跨越时空的艺术共鸣中正式落下帷幕。这场遍及12座城市、历经35场演出的艺术之旅,“冲破网罗,闯出新路”,为百余年来的经典IP注入了东方魂魄与时代温度,终在无数观众心中留下了关于求索与重生的深刻印记。

不同于以往《春之祭》作品对原始献祭主题的延续,导演李超将舞蹈剧场《春之祭》聚焦在远赴巴黎的中国青年艺术家群像,“更多观众关注到题材中的人性与真实情感体验,这恰好契合了我对那群艺术先驱的想象”。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思、常书鸿的敦煌守护之志、徐悲鸿的艺术求索之路,化作舞台上油纸伞与折扇的轻摇、书简堆中的沉思、三角舞台转动时的漂泊意象,让“冲破网罗,闯出新路”成为贯穿始终的精神主线。当丰富的肢体语汇碰撞冷峻干净的光影,风格多变的音乐交织《再别康桥》的诗化独白,恰如观众所言“东方的底子很含蓄,却是西方的肢体表达”,这种东西方美学的奇妙平衡,正是李超所追求的“中国人有温度的方式”。

从2025年1月江苏大剧院试演,到3月由南京首演起航,舞蹈剧场《春之祭》一路走过全国多个城市,最终在11月北京国家大剧院画上本年度巡演的圆满句点。值得一提的是,本轮巡演《春之祭》剧组特别安排走过了中国八大美院的所在地。“试演时我们兴奋紧张,到了巡演后期反而特别安静,”李超曾在采访中谈及巡演中的成长,“这部作品的特质就是需要我们和演员都静下来,走入那个时代,更在乎每一场与观众的互动。”主创团队始终以观众反馈为镜,从试演时的群像铺陈,到巡演中聚焦“林风眠”与“徐悲鸿”等身影的精神对话,让叙事更具共情力。男卡和女卡两版卡司各领风骚,以男性舞者的力量与女性舞者的细腻特质诠释了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舞台。魏伸洲、姜爱东、李文鑫等舞者以身体为笔,以充满力量的坚韧舞步书写迷茫与顿悟;秦熙、王金格、王钰等舞者的演绎直抵人心,《沙龙狂喜》等篇章的群舞则传递着艺术迸发的炽热能量。舞台上“烟雾弥漫的迷茫”“手稿堆叠的厚重”“东方山脉的轻快”,都是观众对作品情绪张力的精准捕捉,而这些共鸣也让作品在巡演中不断生长。

“所有艺术家的身影终将消失,但他们的想象与温度不会离开。”李超在采访中提到的这句感言,恰是这部作品的精神注脚。收官不是终点,而是艺术生命力的延续。这场跨越11个月、覆盖12城的艺术之旅,不仅回望了先辈艺术家的赤诚与坚守,更叩问着当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当舞者走向观众席的瞬间,台上台下的时空界限消融,百年前的求索与当下的共鸣形成共振,这最动人的结尾余韵悠长。

星辉斑斓中,江苏大剧院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2025的巡演之船已靠岸,但艺术的“春天”永不落幕。那些关于热爱、坚守与革新的思考,将随今年巡演的余温,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静待下一场盛放。